3)第 127 章(正文第一二七章宗学案...)_殿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孽”。

  可纵秦寺卿也没想到,他怎么突然就得了这天大恩典,一下子“代大学士”提拔到正一品,接着就要他去查尚书总督。

  好在秦寺卿能年纪轻轻坐到“代寺卿”之位,也绝非等闲。

  他接了旨意就带着手下到户部,找赵尚书了解当年任官学馆长之事。许多事因为年代久远,赵尚书也记不大清。

  不过,赵尚书能官居一部尚书,绝非等闲。虽谦逊的说记不大清,但当年官学有几位校书几位博士,以及当年官学中比较出众的官学子弟,赵尚书都说的一定不差。

  连当年官学的食谱,赵尚书都记得几样味道出众的菜,“记得我任馆长时,那是个江南厨子,各地风味儿的菜都会做些,尤其扒猪头,做的最好。”

  “世人都觉猪价贱,可扒猪头做好,绝不比牛羊肉差。我倒觉着,还多一分香腴口感。”赵尚书仔细想想,连当年官学负责采买的管事名字都记了起来。

  这在旁人看来不可思议,但赵尚书本就以超强记忆力闻名朝纲,据传当年赵尚书一夜读完国史,第二日便可阖目默诵,与原文差池也不过十余处。

  秦寺卿奇怪,“前辈当年正经翰林金榜,庶吉士后为何会到官学任职?”

  “这是吏部的分派。”赵尚书道,“也可能当时年轻气盛,引得官场前辈不满。”

  秦寺卿把能了解的都问了一遍,赵尚书的态度非常诚恳,秦寺卿将了解到的事情一样样填到白纸上,只觉样样清晰,事事明白,没有一丝错漏可寻。

  因为当年赵尚书做官学馆长时,是与官学生同吃同住,用赵尚书的话,“我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请收藏

  身为馆长,官学的账自然也会送到我这里过目,连带拨下的银两,也是要给我审核方会发放下去。”

  “不敢说一定笔笔清白,当年衣食住宿,我都有过目,都是能过得去的。”

  秦寺卿问,“当年官学生的结业试卷,我略翻了翻。”

  “不成个样子吧。”赵尚书道,“那时侯官学不似如今,收的学生多。当年能入官学的,皆出自高官显贵之家,一般是一个家族有几个名额,至于谁进官学,看他们家族的意思。有些学生尚可,也有些寻常的。”

  面对赵尚书诚挚且滴水不漏的配合,饶是秦寺卿都陷入谜团之内。

  请收藏:https://m.ad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