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59章 孝庄听政 第二更 万分感谢山岭巨人的宝剑_回到明末去当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都派出来守城上战场,也没有十万兵马。

  而且大清朝这几年连年的征战,国力损耗严重,本来大清国与大明国的版图和实力就没法相比,如何能够承载起连年的征战呢?现在不只是兵员告急,粮饷告急,军械物资告急,与大明的商贸往来早就断了。

  国内沉重的徭役赋税和兵役已经令国民苦不堪言。就是在大清京师的眼皮底下,也出现了辽人暴乱。这是非常可怕的信号,如果长此下去,再像大明一样出现什么张献忠李自成的流贼,他们真的可就捂扯不住了。

  更要命的是能征惯战的大将已经屈指可数了。爱新觉罗家族的济尔哈郎成了残废,像什么代善等人已经老了,骑不得马,舞不动刀,更拉不开弓,没法上战场。那些中流砥柱和年轻的后起之秀,像什么多尔衮、多铎、鳌拜、豪格、阿济格、岳托、岳乐、满达海、尼堪、博洛等,死得死伤得伤,也全都不顶用了。

  剩余的汉人,蒙古人和朝国人也都不堪大用,有些他们是不敢大用。

  因为现在孝庄皇太后已经从侧面了解到,由于大清国接连失利,大明朝节节获胜,步步进逼。很多蒙古部落立场已经动摇了,说好的要依附大清的漠北蒙古现在只字不提了,很明显是持观望态度了。

  实力强大的漠西蒙古,以前还遣使跟他们通好,现在也中断了和他们的往来。

  据说朝国国王对他们也开始阳奉阴违了。

  大清的江山,内忧外患,风雨飘摇,如风口之灯,岌岌可危。

  在这种情况下,谁能对付得了大明的20万铁军呢?

  作为一国听政之太后,她不得不大聚文武,共商国是。

  因为她心里非常明白,眼前这场危机,比当年她的丈夫皇太极驾崩时期大清面临的政权危机更为可怕,也考验着她的智慧和能力。

  请收藏:https://m.ad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