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10章:我要上北大_四合院之工业智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个世界上有些事情还是要拼天份的,不一定强求得来。

  也许有的人会奇怪,凭什么许国在他女儿身上都不敢强求上北都大学,穿越过来了他自己就敢定此目标。

  难道穿越过来了真的就智商一加一大于二了。

  说实话许国还真没有如此的感觉,当然因为年轻精力好,记忆力好的缘故学习上的确轻松了许多。

  但是真正让他感觉自己能够上北都大学的还是他打算走52年上任牛校长的路子。

  这位牛校长在经济学上是位真正的大拿,但是真正让他在华夏人中出名的还是他的《新人口论》。

  因此许国想能不能在这上面做点文章,从数学的方面来简单推论一些东西,到时候说不定就能够得到这位老先生的赏识,特招录入北都大学。

  当然具体的他还得合计合计,毕竟老先生都因为《新人口论》受过影响,自己的小身板能不能受得住还是个问题。

  在围绕人口问题写点文章之前,许国觉得自己可以在土地问题上写点文章来发表。

  毕竟华夏建国后土地本来就是先发放下去,归农民私人所有。但是后面出现的种种问题和国家性质的原因,没两年又通过合作社的方式将土地所有权收了上来。

  现在想必已经有很多人对土地问题有了类似的想法,所以在此时就这方面的问题写点文章应该是没有风险的。

  当然在这之前许国觉得很有必要了解一下现在到底有那些刊物适合发自己设想的这篇文章,还有这些刊物到底偏向于哪种文风。

  写文章这件事他今天在卖鱼的时候就基本上想好了,今后自己明里的主要赚钱方法就定在这个方向了。

  因为根据他的印象,在这个年代写文章赚钱是一件很划算的事情。

  在1949年到1952年这断时间,虽然因为物价动荡,没有统一的稿酬标准。但各出版社还是根据第一届全国出版工作会议通过的《关于改进和发展出版工作的决议》中有关稿酬的规定,各自制定相应的稿酬。

  当时流行以折实单位计酬的稿酬制度。折实单位,即以米、煤、布等生活用品折合钱数计算,每千字付给多少,各出版社有所不同。

  当时华夏书店总店的规定是每千字8~16个折实单位,分定期或定量形式付酬。

  为了更好理解,我们还是以北都万圣书园创办者刘苏里的回忆来举例吧。

  他说在50年代初期,作家王蒙光靠稿酬已过上优裕生活。

  在他的传记中有所描述,当时的稿酬应该是千字18元,甚至更多一点。

  如果他所说的属实的话,这个数字他应该是习惯性换算成了第二套华夏币的币值了。

  那时18元是个什么概念?基本上相当于一个中等收入者半个月的工资。

  上面说的是个人印象,下面我们再具体到53年

  请收藏:https://m.ad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