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八十八章 稳了!(1/5)_我的梦幻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头炮响不响,影响很大的,之后跟院线的谈判,排片之类的都会有波及…

  砸了接近4000万做营销推广,加上制作成本超过4500万,也就是说,票房不过三亿,就是失败…

  必须要在第一天带起节奏。

  但是这地方没有网,他连实时票房、口碑都没法看到。

  就很着急。

  然后…

  然后慢慢心静了…

  想想也是,为什么敢砸4000万推广?

  因为公司上下都看好这片子!

  如果一部电影,大家都看好,票房还是失败了,那…要么是所有人眼光不行,要么市场出问题了。

  这俩种都属于不可逆因素。

  即便是他也不可能改变。

  所以,他就安心钓鱼了…

  鲸鱼沟水库,鱼挺多,鲤鱼、鲫鱼以及当地人叫白条为主,兼有少量鲢鱼。

  反正,一天下来,收获满满,比他在北京时候,空手而去、空手而还好多了!

  船到岸边,沈梦溪提起桶,放进后备箱,然后驱车回家。

  沈爸爸掏出手机看了一眼,有点惊讶:“哟,这个《我身体里的家伙》就是你们公司发行的电影吧?”

  “…对,多少票房了?”

  沈爸爸也有下载猫眼票务——关心一下儿子的事业。

  “截止六点,票房3900万了,今天应该能过五千万!”

  “…不错嘛!”

  沈梦溪咧嘴笑了笑…

  这个成绩符合预期,甚至比预期超了一点…

  毕竟满打满算,《我身体里的家伙》只有七天的时间。

  “猫眼评分分…还挺高!”

  “豆瓣呢?”

  “…我手机没装豆瓣…”

  “没事。”

  沈梦溪已经放心了,按照他的推算,这电影豆瓣评分不可能低于7分…

  一部喜剧片,而且是套路商业片,豆瓣评分超过7分,什么概念?

  等着票房起飞吧…

  口碑确实不差,上午十点,豆瓣开画,评分分——不用怀疑,肯定做了营销。

  一般来讲,随着时间推移,不用太长时间,三天就差不多了,豆瓣评分会趋向稳定…

  这不,下午六点,《我身体里的家伙》豆瓣评分被拉回到了分…

  好评居多:

  “故事不算新颖,但特别温馨…”

  “烂俗套路,但是不妨碍好看;”

  “有《逃学威龙》那个味了,很喜欢…”

  至于差评…

  还是算了,说什么‘关于校园霸凌这个需要严肃对待的议题,本片轻佻地揭过,并且有着明显的消费心理,挺可耻的。’

  《超级学校霸王》、《逃学威龙》、《学校霸王》都有这方面的涉及,人家是经典喜剧,怎么到了《我身体里的家伙》就成了可耻?

  ……

  有个问题,为什么几年前,市场上票房高的多是喜剧?

  这个其实市场规律!

  韩过电影早期的作品也是以搞笑为主,《色即是空》《头师父一体》等极具代表性。

  商业电影对于大陆来说还是比较新鲜的,如何把这些人吸引到电影院是个问题,需要培养观众的观影习惯,因为看电影不是必须的选择!

  早期的韩影做做法很粗暴,以叁集、青色这类电影为主,比如安圣基主演《一发不可收拾的情欲》打擦边球,韩石圭主演的《银杏树床》开场就是粗暴的QJ戏码,这些手段放在现在显得很低俗,但这样的戏码是制造话题,吸引观众走进电影院的理由。

  我们没法这么做,在众多电影类型中,喜剧片是最佳选择,能把人逗乐,开心,能够快速被观众接受,有利于培养观众的观影习惯。

  对于观众来说,出来花钱就是娱乐,开心,谁愿意笑着走进电影院,哭着走出来呢?

  对于商业电影投资人来说,赚钱是首位,喜剧片的投资不大,制作周期不长,风险会小很多。

  所以,不论从市场还是观众角度,喜剧片是最佳选择,以致于量越来越大,观众喜欢看,有票房,那么商家就多制作一些。

  当然,大量的喜剧出产,出现爆款的同时,还会出现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观众开始审美疲劳。

  所以,沈梦溪规定了,每年最多三到四部喜剧,重点项目是工业类型片。

  但现在,这个规定可能要改一改…

  请收藏:https://m.ad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