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九章 后顾之忧_春棠纪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紧拥在怀,捧着她的脸颊,吻了又吻。

  “小丫头,等着我,我一定回来。”

  陆嘉月随军将丁璨送到了城外,看着他骑在马上渐渐飞奔远去的身影,只觉得自己的心在这一瞬间,都被掏空了。

  这一去,山高水长,风沙道阻,何时才是归期?

  晋王府,书房。

  襄国公徐贲负手来回踱步,神色焦灼。

  元曦安坐于书案之后,神色亦显沉郁。

  良久,徐贲脚步停顿,看了元曦一眼,沉声道:“殿下当真要视而不见?”

  元曦轻嗤一声,不屑道:“你未能助本王登上太子之位,有何资格来与本王讨价还价。你自己惹下的祸事,自己承担就是。”

  徐贲目光灼灼,看着元曦,忽而几声冷笑。

  “殿下又何必瞒我,鞑靼可汗哈鲁台的细作不是也来见过殿下吗?太子与丁琰仍身在鞑靼,不知哈鲁台是如何拿太子来要胁于殿下的?”

  元曦神色愈发阴沉,眸中有寒光闪烁。

  “他以为本王即将承嗣为帝,便拿太子来要胁于本王,想让本王与他签下暗约,待来日登基之后,将边境数州县割让与他---当真是痴人说梦,无耻至极。”

  徐贲微微沉吟,“鞑靼细作甫一入京,便已惊动了金羽卫。如今太子与丁琰还身在鞑靼的消息,已经传至御前,否则圣谕不会忽然对鞑靼用兵,还命丁璨随军同行...”

  说着,看向元曦,神色阴冷,却又不无得意。

  “若不是我当年密信一封,将太子与丁琰出征边境的行军机密暗通于哈鲁台,只怕如今要承嗣帝位的,就是太子。当年太子与丁琰本已全军覆没,谁料哈鲁台竟如此狡猾,留下太子与丁琰性命...活人,果然比死人有用。可是任由哈鲁台放了太子回京,今后那朝堂就是随国公府的,再无我襄国公府立足之地。太子为嫡为长,承嗣帝位乃天命所归,殿下觉得,若是太子归来,难道殿下还可如今日一般大权在握?如今圣体沉疴,恐崩逝不远矣,万里江山于殿下来说,乃唾手可得,殿下苦心筹谋,方有今日,难道自甘将囊中帝位,拱手让还于太子?”

  元曦点了点头,笑道:“如此说来,本王有今日权势,倒是要感激你了。”

  徐贲一挥手,笑道:“感激倒是不必,殿下与我,是同在一条船上罢了。太子归来,于我无益,于殿下,更是无益。”

  元曦以手支颐,倚靠在书案上,白皙修长的手指揉捏在紧蹙的眉宇间。

  唇边笑意凉薄,道:“那依你之见,要如何处置?”

  徐贲毫不犹豫地道:“杀。”

  元曦轻挑眉头,“杀了丁璨?”

  徐贲摇了摇头,嘿然一笑,道:“杀他一人又有何用,若留下太子与丁琰身在鞑靼,便是后患无穷...螳螂补蝉,黄雀在后,待丁璨从哈鲁台手中夺回了太子,这一路上回京,关隘重重,何处不能下手?如此才算是真正解去后顾之忧呢。”

  书房内灯火通明,暖黄灯黄,却映照得徐贲的笑容有说不出的阴诡森怖。

  元曦沉默了下来。

  若当真出手阻劫太子回京,不管成功与否,来日必是你死我活的结局。

  可若是置之不理,任由丁璨从鞑靼迎回太子,自己如今所拥有的一切,必将化为泡影。

  万里江山,也终将拱手相让。

  徐贲将元曦的犹豫看在眼里。

  “圣上病重,诸事顾虑不全,殿下如今监国理政,虽无兵符,调动兵马却也非难事....有了兵马,还怕不能成事?”

  请收藏:https://m.ad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