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58章 找人_重生年代好年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学校了。

  “今天他休息,你去他家找找他吧…”

  杨荣的住处离报社不远,在街上碰到了卖杏子的,她随手就买了一斤。

  说到底她也是求人办事的,成不成的登门提点东西总没错。

  杨荣编辑住的是筒子楼,他家的门户不巧正挨着楼道尽头厕所那一家。

  大夏天的那味道实在是冲鼻子,姜馨玉不敢想象如果是她住在厕所旁边,天天是不是得精神崩溃。

  杨编辑家的门阖的严丝合缝,显然也是对隔壁深恶痛绝。

  敲门过后,是一个留着齐耳短发的女人开的门,看年纪差不多三十上下。

  “你找谁?”

  姜馨玉报了门户后说道:“我看过杨编辑的文章,认为他的思想很先进,昨天又遇到了一件事困扰着我,觉得杨编辑或许能帮上忙。冒昧打扰,还请见谅。”

  她把手上提的杏子递给了眼前的女人。

  耿如慧点点头,捂着鼻子:“先进来再说。”

  就这一会儿开门的功夫,苍蝇都飞进去了好几只。

  屋子面积不大,户型一点都不好,就分个里间外间。

  耿如慧扬声对着内屋喊人后泡了茶叶水招待她。

  “你得等会儿,他昨天喝了酒,就睡到现在。”

  “我叫耿如慧,杨荣是我丈夫。说来也巧,你还是杨荣的师妹,他也是华清毕业的,不过比你高了好多届。”

  这简直是意外之喜,有点同校的香火情,说话总归是更方便些。

  “我看过杨编辑的文章,很认同他的观点。他说个体工商户即将会是激活社会主义经济的一池春水,国家即将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要打通经济大动脉,必须畅通经济微循环,个体私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会越来越重要,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上升到重要组成部分。我认为杨编辑的观点很具有前瞻性,街头巷尾不断涌出的摊贩们证明了政策开放是民心所向,未来个体工商户们会告诉社会这一步没有走错…”

  “你说了这么多,具体觉得好在哪?”

  声音是从内屋传出来的。

  姜馨玉认真回答说道:“可以解决一大部分就业问题,也方便了民众。”

  今年首都可多了不少回城的知青,本来工作岗位就不够,不然当初也不能组织动员知识青年们下乡,等再过两年,回城的都回城了,城市压力只会更大。

  那大家伙都干什么去?当个体户就是一条好的出路啊。

  杨荣穿好衣裳,出来的时候还在整理头上翘起的头发。

  “姜师妹,你这次来找我,只是想赞美我?”

  杨荣个头不高,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很有这个年代文化人的特色。

  姜馨玉笑说:“我是有事想请杨师兄帮忙来着,赞美你是在看了你的文章后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杨荣摆了摆手,“你说我听着。”

  在他洗脸刷牙的间隙,姜馨玉把昨天的事说了。

  “我想着,不是每一个街口“周锦”同志都会正好在场,但如果把这件事写在报纸上让更多的人看见,那受害的人就会变少,那些趁机作乱的人也会收敛,市场会繁荣起来。”

  请收藏:https://m.ad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