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二十六章:去赣南的信和侯楚升级_四合院之客居的外乡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信封上有个大大的机要,这玩意是防透视材料制作的,周边缝有纫线,而且按照规定,他必须在信封的封口、中缝处加贴密封条或者加盖密封章。

  之前邓家村救了轧钢厂押运队一行人,特别是他们的赤脚医生救了侯楚,连医药费都没收。

  于私算是报恩,于公就是多丘陵的赣省的确需要这玩意,而且还能辐射周围几个产粮大省,毕竟人力永远没办法比上机械。

  现在华夏可是石油出口国,如果能用柴油提升劳动生产率,那可是件大好事。

  后世的思路也是如此,也是大力发展小型农机,比如七八十年代,在赣中有個满足大半个华夏需要的手扶拖拉机厂,只是后来倒闭了。

  这时期的拖拉机由于仿制的是毛熊四十年代的款式,只有6马力,而且油耗也是个很大的问题,当初设计的时候仓促,结构也不合理,综合来说不适合华夏的土地情况。

  比如59年刚定型的款式,年产也不过两千多台而已,分配后,使用的反馈也不好,直到后来组织了改进款,口碑逐渐才转好。

  可有了12马力的技术图纸就不同了,只要按侯楚建议的方案改善设计,重新组织生产,就能让很多地方粮食产量大幅提升。

  毕竟他建议的方向是后世沿用了多年的成熟方案,经过了市场考验的那种,在后世,光赣中那个厂子,年产量好几百万台。

  也就是这么多吃油的机器,加上运输行业的发展,在93年,我们成为了石油净进口国,不再出口原油了。

  拖拉机的事情也是当初邓波和侯楚说好的,他希望能把这个新拖拉机厂落地到他的家乡:赣南。

  有了结果,侯楚就赶紧写信,内容也简单,最大的困难,发动机图纸技术已到,让他赶紧派人过来消化技术,参与到新产品定型中去,想要把这个工厂落地到赣南,技术上的话语权可少不了。

  侯楚写好信,密封好,仔细的按照培训检查后交给了门口的邮局工作人员,直接回去办公室摇起了电话:“帮我问问杨厂长在不在..............他正好要过来?好,谢谢!”

  轧钢厂和钢瓶厂是邻居,虽然是周日,但是杨厂长来的很快,估计侯楚一回厂,就有人告诉他了。

  杨厂长笑着说道:“小侯,分家之后,说实话,还真有点舍不得你啊,来,看看我给你带来了什么宝贝。”

  “哈哈。”侯楚也笑了起来,杨厂长手上是个红色封皮的纸张,好奇的打开一看,竟然是一张企业职级提升命令。

  这张类似加薪通知的东西,不仅意味着自己的工资从101元涨到了127元,也意味着他从最初的定级,往上走了几步,这几步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个巨大的分水岭,大部分人一辈子都完不成。

  “杨厂长,这也太快了

  请收藏:https://m.ad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