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章 创业本金_我在大唐躺平摆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更重要的是,他对制度的维护,是出了名的严格,甚至严酷的。

  准确地来讲,李林甫是一个法家的信徒。

  开元二十二年,李林甫奉命修订和整理全部法典。

  他召集了一批律法方面的人才,对大唐律法进行了扎实和周密的修订。

  被删除的无关紧要的条款不少于1324条,另外2180条得到修正。

  经修订的法典于开元二十五年送呈李隆基,计有:律12卷及其疏义30卷,令30卷,式20卷,《新开元格》10卷。

  这些法典在开元二十五年秋向全国颁校

  此后有六百年,华夏的律法也只是在李林甫修订后的这些律法文件上修修补补。

  不仅如此,自从泰山封禅以后,李隆基日渐膨胀,早就将当年姚崇的十条约定抛之脑后,开始大肆地扩大军事力量。

  想要打仗,最大的问题当然是钱!

  大唐采取的是租庸调的税制,但由于土地被世家大族兼并,人口逃亡,早已收不上来多少税。

  李隆基最缺钱!

  所以有一段时间,李隆基非常宠爱大唐理财专家宇文融,还搞了检田括户。

  但所谓的检田括户,也不过是找那些毫无根基的文官的麻烦,背后有世家大族的,是一个不敢得罪。

  强行吸了一次之后,李隆基又缺钱了。

  起来,李林甫还是被宇文融提拔才有机会混上来的。

  张九龄还在的时候,写过《敕议放私铸钱》,也是关于大唐货币和经济方面的文章,想要通过货币来解决大唐的财政困难。

  这件事其实从宋璟执政的时候就开始争论,一代贤相宋璟还是因为货币问题被罢的相。

  到底都是因为钱。

  随着李隆基越来越铺张浪费,对边事的胃口也越来越大,大唐财政压力也随之越来越大。

  以李林甫的吏治能力能搞开源节流,并且十分稳定,虽然依然紧凑,但还是获得了李隆基充分认可。

  像李亨那种空有一身抱负,对朝堂上下问题还停留在奸相专权的层面上的,以后在位的时候,注定没什么作为。

  当然,在李倓这个穿越者看来,李林甫的开源节流搞钱的办法太慢,大唐其实需要一套完整的新的财政制度、税收制度,以及商业体系。

  不过要改,是一件很难很难的事情,会触碰太多饶利益。

  李隆基现在只想维持大方向的稳定的同时,把周围彻底打服,在入土之前,追赶上李世民的步伐。

  所以,不是一句简单的奸臣祸国,就能概括李林甫的。

  李林甫的名声差与安史之乱也有关系,安史之乱发生之后,得找个背锅的。

  李隆基是至尊,肯定不能背锅。

  自古不在场的背锅,李林甫掌权十九年,他不背锅谁背锅呢?

  当然,李隆基和李林甫对大唐权力结构的破坏,也是安史之乱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是后话。

  总之,

  请收藏:https://m.ad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