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七章 炸了、静了、笑了_替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孙翊不在的这段时间里,吴县也正在发生着一些悄然的变化。

  其中一个变化是,自从上个月讨逆将军孙策遇刺,其弟孙翊继位以来,

  因为孙翊只是继承了孙策的吴侯之爵位及兵权,而朝廷方面至今未给孙翊敕封将军称号,

  故而在抚军中郎将张昭的授意下,将讨逆将军府的牌匾换成了吴侯府,以暗示众人区分并表露除旧迎新之意。

  不仅是一块牌匾的改变,在吴侯府内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往日里,孙策是江东的主人,那么大桥就是江东的女主人。

  孙策之母年龄已大又生性淡薄,如今只是终日礼神,管理吴侯府中内务的重任在以前就是由大桥承担的。

  但如今江东新主孙翊上位,孙翊之妻是徐氏,因此大桥在孙策头七一过,便将吴侯府女主人的权力慢慢转交给了徐氏。

  如今虽然也会过问一些事务,但所有决定的权力都在徐氏手中了。

  除了这两点之外,还有许多或大或小处的改变。

  这些改变都是在一个基础下进行的,这个基础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孙翊的江东之主的位子正在越来越稳固,江东的权力交接也变得越来越稳定。

  自古以来,权力之关键在于名与器。

  虽然孙翊并没有太过在意这些细节,但其手下的张昭、周瑜等人却不能忽视这些。

  大桥也是聪慧之人,她主动让位,将已经不属于她的权力交出,是为了避免将来将自己陷于风波之中。

  孙策才刚刚过世一个月,这些改变不能说是众人正在遗忘他。

  相反的,他所创造的功业没人能够抹杀,孙翊和众臣更没有抹杀孙策功业的意思,这些改变,一切都是为了江东的稳定而已。

  吴县,吴侯府。

  在吴侯府中的一处官署内,抚军中郎将张昭正在批复着各郡县呈报上来的政务。

  在孙翊亲征前,孙翊命张昭、周瑜二人留守吴县,替他处理他不在吴县的这段时间的一切政务。

  其中抚军中郎将张昭主理政务、建威中郎将周瑜主理军务。

  在孙翊走后,张昭与周瑜二人分工合作,兢兢业业的二人共同维持着江东中枢机构的正常运转,有力的稳定了江东大局。

  只是,此刻张昭的脸上正浮现愠怒之色。

  孙翊亲征庐江时只带着为数不多的军粮,因为当时得到的情报是李术可战之兵不过一万,整体战斗力更加比不上孙翊带的那一万江东精锐。

  因此当时张昭建议不如携带少量军粮,以求加快行军速度,只要到了庐江境内,随便打下一座县城,就食于敌,军粮不足的问题就会得到解决。

  可是据后来吕范传回的消息可知,庐江郡的各县的守备力量比预想的强上许多,由此带来的问题是,攻下一座县城的时间会比预想的久上许多。

  虽说吕范信中言明会劝君侯退兵,但孙翊正

  请收藏:https://m.ad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