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四章 鲁肃南下_替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邳郡,东城县,鲁氏故里中。

  身材高硕的一位男子正在收拾行装,这位男子便是现任东城鲁氏的家主鲁肃,鲁子敬。

  在鲁肃收拾行装的时候,一位老妇正在鲁肃房中,她有些犹疑地问道,“子敬真要举家投往江东吗?”

  老妇是鲁肃之母。

  鲁肃闻言停下手中动作,络腮茂密的脸上露出一个温和的笑容,轻轻应了一声道,“嗯。”

  鲁母有些不解,老人终归还是眷恋故土的,她问道,“就单单因为江东来的那封信吗?”

  鲁母口中的江东来的那封信,是不久前周瑜写于鲁肃的,信中言道,

  “方今天下豪杰并起,吾子姿才,犹宜今日。今主人亲贤贵士,纳奇录异,且吾闻先哲秘论,承运代刘氏者,必兴于东南。

  推步事势,当其历数,终构帝基,以协天符,是烈士攀龙附凤驰骛之秋。吾主睿智,时不可失,望足下速之。”

  想起好友周瑜信中的内容,鲁肃却摇摇头道,“单单仅是一封信,不足以让余如此。”

  “当初子扬来信召吾前去投奔巢湖郑宝,吾心中犹豫不能决,今公瑾来信相召,吾即决意南下,

  难道是因为子扬不如公瑾与我友善吗?又难道是子扬之智不如公瑾深远吗?

  同为好友相召,同为智士相揽,余先前犹豫不定,今则当机立断,并非是心中对子扬与公瑾两人关系有所薄厚。

  而是那郑宝比之吴侯实乃有天差之别。”

  “近来吴侯翊克平庐江,声威大振,观其所为,确如公瑾所言,为一明主。如此明主在侧,余知之却不投,岂不可惜。”

  按照鲁肃的意思来说,他之所以听从周瑜的招揽,是在于周瑜如今的主人孙翊是个明主。

  对于这点,鲁母倒是很信服鲁肃的看法。

  当初左将军袁术听闻了鲁肃的名声,就任用其为东城长,那时鲁肃就私下里对她说过,

  “袁公路骄横无纲纪,非治乱之主,徒凭袁氏四世三公之名惩威而已。如今其虽雄据淮泗,称霸一方,但吾料之,其兴也勃,其亡也忽也,不足以为其立事。”

  说完这番话后,鲁肃为了躲避袁术的任用,就南下居巢寻找周瑜去了。

  当时的袁术是天子敕封的左将军,阳翟侯,地位显赫,他又占据江淮一地数千里地域,兵多将广,是当之无愧的东南霸主。

  就是这样一个位高权重的诸侯任用鲁肃时,鲁肃不喜反忧,唯恐避之不及。

  而且断言当时如日中天的袁术会“其亡也忽”,就算是亲生儿子所言,当时鲁母也是根本不相信的,因为这太匪夷所思了。

  但后来事实证明,袁术这座似有百层高的高塔,败亡之快果真如鲁肃预料一般,真的就犹如顷刻间崩塌那般,楼塌人亡,为天下人所瞠目。

  昔日江淮霸主的辉煌,不过两三年,已经消散在这个世间。

  从

  请收藏:https://m.ad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