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五章 江东,我又来啦_替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皖城外十里,一支数百人的队伍正在行进着。

  这支队伍便是鲁肃的举家南下队伍了。

  鲁肃六月初从下邳郡东城县出发,按照常理来说,正常一个多月就可以抵达庐江郡了。

  特别是因为先前有被刘馥派州骑追击过的经历,所以鲁肃存了一份小心,加快了脚程。

  在鲁肃这支队伍到达庐江郡时,比预计的时间的更早了几天。

  可是在进入庐江郡后这个情况就变了。

  庐江郡濒临大江,向来雨水充沛,如今正是七月,大江流域下雨的旺季。

  一场大雨下下来,绵延几天也是平常,这就使得道路十分泥泞,大大延缓了鲁肃这支队伍行进的速度。

  就算不考虑道路问题,在大雨倾盆的情况下,也不可能冒雨赶路呀,万一因此得了风寒,那可是会有性命之忧的。

  而且鲁肃毕竟不是一个人南下,是带着几乎整族的人,其中老弱妇孺居多。

  现在又是六七月,是南方天气最炎热的时候,之前在淮南境内的日夜兼程赶路,已经让队伍中的老弱妇孺疲惫不堪了。

  如果再这么高强度的赶路下去,他们迟早会受不了的。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鲁肃这支队伍进入庐江郡后,一路上相遇的流民队伍多了起来。

  每支流民队伍至少都有数千人,浩浩荡荡的朝皖县方向而去。

  在初期,鲁肃的这支队伍与一些流民队伍发生了冲突。

  因为鲁肃这支队伍每人都携带了不少干粮,这对那些饿了许久的流民来说,简直就是香饽饽。

  幸亏鲁肃这支南下队伍中有百余青壮,加上鲁肃本人指挥得当,才没有因为这些冲突发生大的流血事件。

  但也因此让鲁肃变得更为谨慎起来,他为了躲避这些流民,常常带队绕路而行。

  鲁肃不怕那百余州骑,是因为他们有理智,而这些流民是饿昏了的人,他们发起狠来,往往会失去理智。

  以上多种因素让鲁肃到达皖县外时,已经是七月下旬了。

  在到达皖县外时十里时,他没有继续再往皖县前进,而是让人前去禀报如今在皖城中的孙翊。

  他队伍中有手持兵器的百余青壮,若太过贸然接近皖城,很是不妥。

  他在江淮之间养名数载,尚有一些薄名,而且他与孙家也算是故交,所以他提前叫人前去通禀。

  这样在得到允许后再进城拜见孙翊,避免引起什么误会。

  他此番南下为了不徒增变数,并没有告知周瑜,自然的孙翊也是不知道的。

  鲁肃虽外貌粗壮,但实则是个粗中有细的人。

  鲁肃没有在城外等待太久,就见从城池的那个方向快速的奔来了一队人马。

  鲁肃心中一喜,莫不是吴侯得知自己来了,亲自来迎?鲁肃赶紧下马来,在地上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外貌行装。

  在地上的鲁肃引目远望,渐渐看清了驾马行在前头的

  请收藏:https://m.ad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