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二十九章 黄豆毛豆_重生之工业狂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周金昊等人有暇来西澳,是因为驼城2万亩沙漠改造项目成功了。

  实践证明,任学强开展的力学治沙技术是可行的。

  这几天,央视农业频道正在连续播放专题片,宣传这个奇迹。

  实际上,这两万亩改造后的农田里,大豆长势并不好,产量只有其它大豆平均亩产的五成不到。

  镜头下,豆秸被困在杂草中,一副活不起的样子,正如陶渊明那句诗中写的一样“草盛豆苗稀”。

  这种情况如果被勤劳的农民看到,肯定会骂几句“谁家的地,糟蹋了”。

  可是镜头放远,观众们就能看到,这块被围网和紫穗槐圈起来的土地之外,仍旧是一片原始的黄沙。

  西北风吹过,一缕缕浮沙还在流动。

  视频接着放出了这块土地在年初时的景象,人们这才相信,这块杂草覆没的大豆田年初曾经是沙漠。

  于是,曾经嗤笑东华人胡搞的农业专家被打脸。

  本地一些群众也讪讪地对着镜头说:“刚开始那会儿,我还骂他们扯淡,有钱???没处花、吃饱了撑哒!没想不到真让他们做成啦。”

  有的群众帮着宣传说:“地里能长草可不容易呢,这是沙打旺、这是柠条、这是沙蒿,这是梭梭,十几年前就从这里消失了,现在又出来了。”

  镜头给到任学强,任学强对着镜头报告说:“当土壤有了水,在流变状态下,它又能修复得完好如初,这个就叫自修复。

  土壤之所以生生不息,就是因为有这样一个生态力学性质决定的。

  我们之所以称土壤是大地母亲,就是植物的根系能在土中生长并扩展,而土壤是有一定的空间调节作用,有稳定的力裹挟着它。

  沙子虽然能够调节,但是它没有裹力,不像土壤,可以像一个温柔的拥抱力一样,保护植物根系。

  这些实际上就是我们这个项目的思路原理支撑。”

  东华农业科技公司上了央视、上了头条。

  任学强也成了名人,许多地方要请他传经送宝,开坛讲课,都被拒绝了。

  他非常清楚,这种治沙模式除了东华,别人做不到。

  仅仅他使用的“保水粘合剂”,每亩就要1600元,算上混合肥料、机械作业的成本,亩成本接近2000元。

  再加上修路、架电、供水、通讯、围网、以及相关农业机械的投入,这两万亩地,花掉了公司一亿多。

  细算账,赔死了。

  一亿多投进去,只收获两千多吨和一片荒草!玩呢?

  懂得人算算帐,就会继续嘲笑他。

  肯定有人说,这样的做法不可持续。

  其实任学强心里也有些忐忑,治沙成功了,赚钱失败了。

  至于啥时候能回本,真的不好说。

  以现在国内大豆价格,就算获得高产,不赔就是好的。

  他搞胶水治沙,是5年前看到了东华将玄武岩纤维用于公路建设,受到

  请收藏:https://m.ad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