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收_桃花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尽管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中国的心脏,可是东方俊逸却对北京并没有什么特别亲切的感觉――这主要是因为他的大学同学中有一个优越感特别强的北京人的缘故。

  众所周知,进入江城大学读书的莘莘学子们,高考的第一录取志愿几乎全都是江城大学。排除专业不如意等因素,通常而言江城大学的新生们都会对自己所就读的学校非常满意。可是那个京城来的同学却与众不同,高傲得象天鹅似的首都人来到江城大学后,竟然对自己屈就江城大学委屈不已。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这位仁兄的高考分居然只不过四百多分――要知道,当年鄂省的学生想要通过正规途径进入江城大学,没有六百一十三分想都不用想,就连随便读所大专院校也需要五百五十五分!

  天子脚下的一等公民果然与众不同,就这么点高考分读了江城大学居然还委屈不已!

  同一个国家,同一份试卷,同一个时间,却有不一样的标准!不实行全国统考的制度也罢了,既然实行了,那就只能以分数作为唯一的标准。如果不是,那统考又有什么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讲,高考的现行体制还不如古代的科举考试――人家循私舞弊至少还得遮遮掩掩,没哪个主考官录取敢在某位考生时说:“他的分数虽然不高,但是他的综合素质高……”

  令东方俊逸吃惊的是,那位认为自己高人一等人同学就是以这样的理由,满脸轻蔑地反驳班上其他的同学。

  立即有同学反驳:“北京人对内仍然按分录取,分越高的便能够读越好的大学和专业――这时候高高在上的教育部为什么不再担心高分低能?为什么不再考虑综合素质?!”

  其实,以分数高低、综合素质甚至父母的职务级别为标准来录取并不是问题的关键。法律本来就是为统治阶级而服务的,区区一个录取标准又算得得了什么呢?如果把握着话语权力、政治权力的即得利益者认为应该以综合素质为录取标准,那么就以综合素质为条件而录取学生好了。重要的是,无论以哪种标准进行录取都至少应该做到表面上的公平。要知道,平等权可是受到宪法保障的基本权利呢。

  辩论结束后,班上绝大多数同学没办法喜欢那位孤芳自赏的北京人,东方俊逸也不例外。厌屋及乌,他对北京也无法产生亲切感了。真是奇怪人们为什么会将北京称之为中国的心脏。心脏的功能应该是向全身供血,然而事实却是全国向北京供血。在这样的前提下,北京却仍然在多数人数年的反对下坚持这种不平等的招生政策,所以东方俊逸一直找不出对北京产生亲切感的理由。

  不过,今天抵达北京时东方俊逸的心情却非常高兴,因为他接到了家族直接从总

  请收藏:https://m.ad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