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9章马家还乡团_武布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四千官军完成了出征前的准备,一项吝啬的福王,竟也派人送来五千两银子犒劳大军。

  这时,在官军营地内,马铨身穿山纹铠,头戴凤翅盔,腰间挂着佩刀,身披红披风,负手站在地图前,身后一大群穿着精良甲胄的官军雄赳赳的站在一旁。

  “马将军放心,这次我们四千精兵,一定打破登封,剿灭赤贼,为马老爷报仇!”周知府义愤填膺,振臂大呼。

  一群官军将领,纷纷跟着附和,马铨赤红着眼睛,转过身来,咬牙切齿道:“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如今国仇家恨,本将这次打回登封,定然将高氏父子抽筋扒皮,将赤贼斩草除根,方解我心头之恨!”

  众多将领齐齐挥拳,“打回登封,剿灭赤贼。”

  官军有半年没发饷了,驻守省城当官的太多,权贵也多,当兵的不敢抢劫,这次出去正好捞一笔,补贴家用。

  毛贼抢地主老财,他们再抢毛贼,各人都是士气高涨。

  周岳平遂即道:“士气可用,马将军咱们制定一个周详的破敌方案吧。”

  马铨却一挥手,恨声道,“本将四千精兵,就是遇见闯贼都不惧,何况土贼。传令下去,大军立刻拔营,直扑登封,剿灭赤贼。”

  洛阳与登封之间,隔着嵩山,虽也能走通,但道路崎岖,大规模兵马调动,或者商队,还是会走登封西面的伊川,绕道前来登封。

  马老大急于为马邦德报仇,带着四千兵马,杀气腾腾的离开洛阳,到了伊川,然后便沿着山道,杀奔一百多里外的登封。

  整个登封县境内,山峦叠嶂,丘陵起伏,峡谷相间,沟壑纵横,只有颍水河两岸,有沿河冲击平原,地形比较复杂。

  这时,距离登封约五十里的一座山岗上,几名赤备军斥候,忽然看见山道上,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正在行军。

  他们打着“明”旗和“马”字将旗,身上穿着棉甲,头上带着蝶形铁盔,肩上扛着鸟铳和长枪,约有四千多人。

  看着他们衣甲整齐,刀矛锋利,队伍中还有十多辆炮车,便知道是官军的精锐。

  “完了!官军来打俺们了!”一名赤备发出惊呼。

  其余几人,也都是脸色难看,四千精锐官军,浩浩荡荡,赤备军根本无力抵挡。

  几人观察一阵,便匆匆下了山岗,翻身上了骡马,抄另一条近路向登封县奔去。

  赤备军攻下登封县城后,临近的州县都加强了戒备,不过夏秋两季颗粒无收,各县都闹起了饥荒,境内流民盗匪蜂拥而起,各县都是自顾不暇,自然没有谁来扑灭登封的赤备军。

  在河南诸地都陷入混乱的情况下,登封一地反而比较安定。

  城外百姓忙着播种,城内赤备军则进行训练,让高欢逐渐完成了对登封的整合。

  这时城外校场上,赤备军各部,正进行着对抗演练,一名斥候骑着骡马奔驰而来。

  高欢听见动静,扭头过来,便见那斥候奔驰的太快,加上骑术不精,看上去只觉得他随时可能从骡子上颠簸下来一般。

  不过,那斥候却一路疾驰,最后在高欢身边勒住马缰绳,然后翻身下马,上前单膝跪下慌忙禀报,“将军,俺们发现一支官军,自伊川望登封而来。”

  众人脸色一沉,虽心里有准备,但还是紧张起来。

  高欢沉声问道:“有多少人,装备如何,人马到哪里呢?”

  “有三四千人,装备精良,有火炮,有马队,打“马”字将旗!”斥候舔着干裂的嘴唇,“现在应该快进入登封地界了!”

  “四千人?”各将惊呼一声,骚动起来。

  高欢沉声挥手,“这是马老二搬来的援军,让沿途村子的村民立刻转移。”

  (感谢书友~0980的200,朱尚炳的秦国的打赏,求推荐!!)

  请收藏:https://m.ad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