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189章 罢免李镛_重生之日月为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训斥了郭璡一顿,让其戴罪立功之后,三人这才齐齐松了口气。

  郭璡这才急忙叩首谢恩:“臣谢陛下隆恩!”

  朱祁镇摆了摆手:“行了,都平身吧!”

  “谢陛下!”

  群臣这才谢恩起身。

  接着,朱祁镇继续道:“如今天气日寒,北方各省要注意过冬,避免百姓因存粮不足忍饥挨饿,内阁给各地巡抚下诏,让他们严密巡查,但凡有地方官员任由百姓忍饥挨冻的,一律在考绩上记录下来!”

  顿了顿,朱祁镇建议道:“当然,官府也不能就这样白送,否则朝廷就是有再多的粮食也养不起!不是正在修建北京到大同和宣府的水泥路吗,让他们去干活,给了他们一条生路,就不用依靠官府的救助度日了!”

  杨士奇连忙出班,躬身领旨:“臣遵旨!”

  朱祁镇点了点头,接着道:“还要下诏南方各省,趁着现在天寒地冻水位下降之际,检查、加固各地的堤坝,工部也派人下去巡视,若有需要增建的,尽快报上来!防止开春解冻后发生洪水灾害!内阁拟定出洪水发生时的应急方案,然后下发给各地,让各地结合实际情况加以修改补充,务必全力保证百姓的生命安全!”

  杨士奇急忙躬身领旨。

  然而,户部尚书刘中敷却出班跪奏,道:“陛下,户部现在只有一些布匹粮食,银钱现在都拨付给铸币作坊铸造新币去了,明年就要开始着手回收宝钞的事宜!户部已经没钱了!您看是不是明年再开始?”

  嗯,没钱了!

  朱祁镇微微皱了皱眉头,随即道:“这件事不能缓,必须要尽快解决!若是户部缺钱,就从内库借调,待明年夏税上来后再归还!”

  “臣遵旨!”

  有了朱祁镇的这句话,那就没事儿了,反正到时候要问户部拿钱,没有,得找内库!

  其实户部国库还有钱,刘中敷干了这么多年的户部尚书,难道这点事儿都不知道。

  距离开年还有两个多月,若真是全部拨给了铸币作坊,那朝廷还过不过了?

  之所以这么干,就是刘中敷想要从内库弄出点银钱来,为以后户部掌管内库打下基础!

  要知道,刘中敷眼馋内库不是一两天了,早在当初孙忠推出香皂、肥皂赚到第一笔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只是被朱祁镇训斥了一顿。

  后来刘中敷就时常想办法,想找个机会将孙忠的产业和内库收归户部,甚至不惜欺君。

  在刘中敷看来,皇帝年幼,他又是户部尚书,国库有多少钱还不是他说了算?

  他也不怕户部的下属告状,因为一旦将孙忠的产业收归户部,不仅仅是户部,即便是整个文官系统都将受益!

  朱祁镇并不知道刘中敷心中的打算,当然,就算知道了也不会在意,因为刘中敷会为了他的这番举动付出代价的!

  李镛不就是一个前车之鉴吗?

  只是很可惜,刘中敷并没有注意到,因为在他看来,这都是内阁杨士奇等人的手段。

  因为顺天府府尹的位置实在太耀眼,也太重要,所以,即便杨士奇等人是辅政大臣,也必须借由朱祁镇这个皇帝的手,来罢免李镛。

  后面就没有什么好议的了,升了几名官员,了解了一下国家的军政大事,免了山西都司都指挥佥事邓瑛坐失战机的罪,让其戴罪立功,然后就退朝了!

  朱祁镇并没有立刻返回乾清宫,而是去了清宁宫。

  他要将晚上的行动给张氏禀报一下,免得张氏误会,当然,更多的是让张氏感受到他的敬重和孝顺。

  老人最怕被人无视,更何况张氏还是掌握着帝国大权的太皇太后呢!

  朱祁镇来到清宁宫,将晚上的扫黄除恶仔仔细细的向张氏禀报了一番,张氏听完后悠悠的叹了口气,道:“这一下,不知又会牵连多少官员!”

  请收藏:https://m.ad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