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杜断专行(28更)_隋末阴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卫玄的双眼一亮,说道:“杜如晦?是不是先帝朝时的工部尚书,义兴公杜果的孙子?”

  李大亮点了点头:“卫大帅好记性,正是此人!您和杜尚书很熟吗?连他的孙子都记得?”

  卫玄笑着摆了摆手:“本帅和杜果虽然同朝为官,但交情不算太深,只是泛泛而已,之所以认识这个杜如晦,是因为本帅和前任吏部尚书,负责挑选天下官吏的渤海高构(高孝基)很熟,他曾经亲口跟本帅说过,二十岁左右,年轻一代的才俊之中,杜如晦,李密,房玄龄这几个,是难得的俊才。唉,可惜啊,李密遇人不淑,竟然投靠了反贼。实在是遗憾。”

  说到这里,卫玄的眉头一皱:“这杜如晦不是被推荐入宫当了宿卫,后来外放县尉了吗?这次难道他是带着本县的府兵前来应募从征?可是本帅下过令,各郡县的司马和县尉要留守原职,由副手带兵从军啊。难道,这杜如晦不在任上了?还是得到了破格的升迁?”

  李大亮正色道:“卫大帅真的是好记性,连一个小小的县尉都知道,不瞒您说,杜如晦到任滏阳县尉之后,因为不愿意执行在河北征收重税的命令,所以弃职而去,回家赋闲,这回卫大帅征兵之时,他们杜军因为是军籍,所以杜如晦又以军士的身份从军,正好同在庞将军的麾下,卑职也是前几天才与他偶遇的呢。”

  卫玄点了点头:“原来如此,唉。陛下征高句丽的大事,也确实让河北山东一带的民力损耗,即使是杜如晦这样的能吏,也无法维持。这大概也是现在河北那里变民四起的主要原因,杨玄感这回之所以能登高一呼,万千反贼响应,我大隋的一些政策,也确实有值得商讨之处。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眼下的首要任务。还是平定叛乱,稳定天下。这杜如晦肯自愿从军平叛,对大隋还是忠诚的,事后本帅也会上奏,再对他的忠义予以嘉奖,保他做官。”

  李大亮微微一笑:“大帅。正如您所说的,杜如晦是为了报国,而非求富贵功名,这做官之事,只怕他也未必肯。”

  卫玄的脸上闪过一丝惋惜之色:“哦,是吗?那太遗憾了,不过这是后话了。现在本帅要出关迎战叛军,需要智谋之士出谋划策,你刚才说的杨玄感的性格,会决定他的战法,这个主意很好,可是本帅的身边却无人想到,杜如晦身为一个军士,却想到了这层。李校尉,你能不能把杜如晦现在引过来,本帅想要见见他。”

  李大亮点了点头,领命而去,过了一会儿,领来了一个身材高大,器宇轩昂的年轻人,看模样不过二十五六岁,黑巾包头,一把漂亮的八字胡,眉宇之间极为清秀,一看就是个文人,虽然穿着军装,但那白净的面皮和儒雅的长相,却分明表现出,他与

  请收藏:https://m.ad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