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一章 策勋十二转_隋末阴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什么大的变化,只听他直接开口,冷冷地说道:“朕观江左名士,裴蕴实为出类拔萃之人,可加上仪同。”

  高熲的脑子一下子迷糊了,这裴蕴的官杂越谏越高了呢?不行,这个坏头一定不能开,要是朝堂失了公平,以后自己作为宰相也无法治理国家了。于是高熲跪地强谏:“圣上,裴蕴绝不可无功升官,不然会寒了南征将士们的心啊。”

  杨坚缓缓地从龙椅上站起,透过珠帘的眼光冷厉如电,沉声道:“可加开府!”

  高熲浑身一颤,猛地一抬头,却对上了杨坚那严厉的眼神,他和杨坚相处几十年,杨坚一直对自己和颜悦色,今天这样严厉的眼神却是第一次出现,高熲一下子明白了,现在的杨坚已经不是三个月前那半个天下的天子,而是整个中原的帝王,自己再不能象以前那样公然顶撞他,直言进谏了。

  于是高熲重重地叩首于地:“臣遵旨!”

  高熲都表了态,群臣们哪个还敢多说一句话,全都跪下谢恩。

  杨坚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内史侍郎薛道衡何在?”

  一名中等身材,身形瘦削,五十来岁,长须飘飘的饱学鸿儒越班而出:“臣薛道衡在。”

  杨坚说道:“着即拟旨,授开府,上仪同裴蕴为洋州刺史,即日上任,赐其绢帛一千段。”

  王华强听得心中感慨,杨坚此举就是在和高熲为首的重臣们赌气,平定南陈后,南朝的世家大族和高官重臣如何安置,也成为一个大问题,象陈叔宝可以在大兴赏个宅子住,可是不可能把所有的南陈官员都这样养起来,更不可能让南陈故地全是隋朝官员。

  本来王华强这次想借南征的东风为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也是考虑到南陈一灭,当地需要大量的官员,隋朝不可能尽用原来南陈的官员,势必会提拔大批南征有功的将士为官,但从刚才的封赏可以听出,杨坚和高熲却仍然让南征的多数有功之臣留在北方,南陈故地的大批基层和中层官职,还会由江南人士担任。

  刚才杨坚的那个信号就非常明显,给裴蕴高官不是因为他在这次战争中立了功或者带了路,而是因为他是江南名士,更重要的是心向隋朝,在战前就暗自通过自己的父亲与杨坚直接联系上,杨坚需要这个典型,来向所有持观望态度的江南名士们发出一个信号:跟着我,有肉吃。

  羊翔这样的带路党并没有真才实学,给他一个仪同主要是为了兑现战前的承诺,但并不准备给他在战后安排什么实际职务,可裴蕴不一样,此人是有真才实学的,于是杨坚直接给了一个刺史让他去当,就是要让南朝的才学之士都效仿裴蕴,改为隋朝效力。

  高熲应该并没有猜测到杨坚希望让南朝有才学的人出来当官这个意图,所以刚才才会出言阻止。杨

  请收藏:https://m.ad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