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91:大理,南唐_g上瘾h宋凉向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柄,联合布燮董迦罗逼迫段思英出家为僧,自己登上了皇位。

  六年后,段思良去世,传位于儿子思聪,段思聪为了破解董氏一家独大的权臣局面,扶起了高氏与董氏相斗,此时,董迦罗已故,而高方虽已年过花甲,却不昏愦,这一斗,董氏虽未完全衰没,但高氏是彻底兴起了,还从皇室地盘挖了一块肥肉出来,从此柄国相大权三百年。

  皇帝成了高家的囊中物,废立一句话,实际掌权者,皆在高氏。

  后世大理皇帝动不动避位出家,不是他们喜欢当和尚,而是宁愿出家当和尚,也不愿意做一位政令出不了宫门的假皇帝。

  以上,是历史的原轨迹,现在,因为秦越的缘故,历史的发展出现了新的拐点。

  当时此,段思聪已在皇位上安安稳稳的坐了十年,年号都换了三个了,从明德、广德,到现在的顺德。

  而高方也已风烛残年,摇摇欲坠。

  “因前王蜀、孟蜀皆视大理为洪水猛兽,军事上严防死守,政策上不相交往,故关于大理的相关资讯较少,反而是民间商旅往来兴旺,这个兴旺还是单方面的,蜀商外贸多,现根据这两天收集上来的情报,向诸君汇报。”

  沈秉礼履新三天,便担当起自己的职责,出席了枢密院的军议,为国防计划提供庙算参谋。

  他才把大理建国传承至今的历史介绍完,就被甲寅的疑问所打断,“等等,你是不是搞错了,段思平、段思英、段思良、段思聪,我听着怎么像兄弟,还有清平官是什么官,布燮又是什么东西?”

  沈秉礼笑道:“不会错的,大理国的特色之一,便是父子连名,至于清平官,用我们的话说,就是国相,而布燮约等于尚书令,或者中书令,为了解说方便,我们都称为国相好了。”

  “但他们的国相,权柄却又比我中国的相权大。因为大理国还是分封体制,朝中高官都有自己的部族与军队,现如今,布燮高方因为大胜董氏,夺到不少地盘,又受了皇室的赏赐,实际地盘与实力,已与皇室相差无几……”

  甲寅再次发问:“那皇帝会允许?”

  “根据商旅反映的情况来看,当初段思聪打的是坐山观虎斗的主意,希望两大权臣斗的两败俱伤,他好从容收拾,但高家一直隐瞒着实力,一开始便节节示弱,步步后退,输的一旁观战的段思聪发急了,偷拨兵马,急输钱粮,以壮高家实力。”

  “高方阴得皇室之助,又趁董氏志得意满之际,倏的发动反击,一战便动了董氏的根本,不得不窜回海东故地,从此雌伏不出。”

  甲寅打破沙锅问到底:“不可能,大军出动,再隐蔽也有动静,那董氏既然能权倾朝野,怎么会是瞎子。”

  沈秉礼大赞道:“甲将军高见,这一问问到点子上了,因为谁也想不到,滇东三十六部会是高氏的铁杆盟军,高方一声令下,三十六部全军出动,四面合围。”

  甲寅笑道:“看来这皇帝也是个傻子。”

  “傻倒不会,只是皇室也好,董氏也好,谁也没料到高氏隐藏的这么深,这一战后,高家崛起,再无人能敌,看看大理年号便知道皇室有多无可耐何了,先明德,再广德,如今是顺德,皇帝服了软……回枢相,大理情况大致便是如此。”

  木云示意沈秉礼坐下,赞道:“很好,虽不详细,但我们对这位邻居有了大致的了解,很有用,有些是我们可以利用的。

  一是文经帝段思英被废出家,他还年青,不过三十来岁,会不会还有雄心?

  二是高氏秉政,枝强干弱,段思聪会不会还在日夜苦思破局之策?

  三是董氏大败,有没有野心东山再起?

  四是刚才秋言所述,那前大义宁国杨氏,兵虽败,但血脉未绝,部落尚存,有没有文章可做?

  还有,宋使能否成功说动大理?这些,我们可能都要再详议一番,啊,某暂时就想到这些,你们再补充……”

  木云话声未落,门外一声长报响起,不一会,有亲卫进来,传达秦越旨令。

  “禀枢相,请五常紫光阁议事。”

  “何事陛下可曾说?”

  “南唐来使报丧,李景崩。”

  。牛牛小说

  请收藏:https://m.ad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