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9:迁都之议_g上瘾h宋凉向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福门,门内有天福殿,殿北有寝殿曰太清,第二殿曰思政,第三殿曰延春。

  东又有广寿殿,视朝之所也。北第二殿曰明德,第三殿曰天和,第四殿曰崇徽。

  天福殿西有金鸾殿,对殿南廊有彰善门。

  殿北第二殿曰寿昌,第三殿曰玉华,第四殿曰长寿,第五殿曰甘露,第六殿曰乾阳,第七殿曰善兴。

  西有射弓殿。千秋门内有含光殿。拱宸门内西偏有保宁门,门内有讲武殿,北又有殿相对。内园有长春殿、淑景亭、十字亭、九江池、砌台、娑罗亭。

  宫城东西有夹城,各三里余。东二门:南曰宾曜,北曰启明。西二门:南曰金曜,北曰乾通。宫室合九千九百九十余区。

  皇城周回十八里二百五十八步。南面三门:中曰端门,东西曰左、右掖门。东一门,曰宣仁。西三门:南曰丽景,与金曜相直,中曰开化,与乾通相直;北曰应福。内皆诸司处之……

  所以宋九重到了洛阳后,诸事料理停当,授焦继勋为河南尹,自己高坐于太极殿上,立时就有了迁都之议。

  迁都?

  万万不可。

  第一个出班反对的乃是起居郎李符:“迁都有八难,望官家慎之。”

  “哦,哪八难?”

  “京邑凋敝,一也;宫阙不备,二也;郊庙未修,三也;百司不具,四也;畿内民困,五也;军食不充,六也;壁垒未设,七也……”

  宋九重轻咳一声,打断了他的声音,第八难不说也知道,无非是百官万姓跟着西迁,穷命伤财之类,一介朽儒,哪知朕心。

  “朕将西迁者,非它,欲据山河之险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

  李符涨红了脸,却一时无言以对,只好唯唯而退。

  他退下了,立时又有更多的文武大臣起身反对,这些文武重臣,一来自家根基都在汴京,老牌权贵早几年更是趁着京师扩建良机,大发其财,如何舍得那些地产家业贬值。二来洛阳权贵满街走,那些退休的官员大都在这养老定居,好山好水好地方都占尽了,要是迁都过来,以后哪还有自个的立足之地,搞不好朝堂上的位置都要往后挪几丈远,这如何使得。

  你方谏罢我登场,或声泪俱下,或慷慨激昂,或小心翼翼,千言万语,最后都汇聚成了四个字:不许迁都。

  朝堂上闹哄哄仿若菜市场一般。

  可惜不管你是如何反对法,宋九重只是不理。

  “东京有汴渠之漕,岁致江、淮米数百万斛,都下兵马数十万人咸仰给焉。陛下居此,将安取之?且府库重兵,皆在大梁,根本安固已久,不可动摇。”

  铁骑左右厢都指挥使李怀忠的谏言让宋九重有了思索,但最后还是没有吱声。

  一个多时辰过去了,众臣能想的招都使完了,眼见官家决心毫不动摇,朝堂上渐渐的又复归为安静。

  宋炅大急。

  他对自家兄长的心思摸的比谁都透,立国之初,朝中暗流涌动时你不迁都,世宗如此雄才伟略,宁可化大代价造汴京城也不迁都,如今朝政安稳了反而要迁都了,打的什么算盘,宋炅心里明白的很。

  他出班,重重跪下,把头磕在地上,“咚咚”有声,然后声泪俱下的喊出了名将吴起流传千古的名言:“山川之固,在德不在险。”

  宋九重目视三弟良久,还是不发一言,却是起身退朝。

  ……

  子午谷,有一条昂长大汉驻剑于孤峰上,伫立凝望东方良久,直到西面有汹涌铁骑至,他才仰天长啸一声,人如大鸟般飞跃而下,向那面绣着狰狞虎头的大旗迎去。

  落日斜照,将他的身影拖的老长,异常孤寂。

  见到这位大汉,汹涌而至的马队齐唰唰止步,有将校出列,手牵空鞍马,单膝跪地,军礼参见:

  “大秦虎牙,恭迎向帅!”

  。牛牛小说

  请收藏:https://m.ad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