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86章:何中华之墓_千尸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西汉时期,司马迁在狱中完成《史记》这部煌煌巨著,奠定了其历史著作中的龙头老大。

  史记内容分类详细,有专门记载帝王的十二本纪,有专门记载诸侯国的三十世家,又有历史文臣著成的七十列传,还有贯穿历史长河的大事年表。

  当然,这些关于历史上的东西驱魔人不是很关心,但是最后一个类别《八书》,却是驱魔人们必读的一本。

  八书是司马迁整合了礼,乐,天文,秘事,以及无可考证的传说编册成书。也记载了自从舜帝创建了神官体系,一直到后来的驱魔人演变的历史进程。

  能被司马迁编入史记的事情,基本上都是有一定可信度的。八书中记载:东海之东,有华夏遗民,乃是水患时期被流放的水族,被称为海民。

  别奇怪,那个神魔乱舞的年代其实很乱,什么身高达到几十米的龙伯国巨人,什么肋生双翅的翼民,脖子里长腮的海民,还有擅长迷惑人的狐族。

  反正林林总总,基本上都属于基因变异的人类。

  张杀畜说,海民和鲛人不一样,乃是正儿八经的人类,没有鳞片,没有尾巴。只不过双眼有一层内膜,可以在水中睁眼,手指之间有类似鸭蹼一样的薄膜,可以在水中活动的迅速。

  最主要的是,海民脖子下面有可以呼吸的腮,胸腔结构也异于常人,可以在深海之中游荡,不用担心海水压力造成自身伤害。

  尧舜时期,水患横行,世人认为海民乃是水患的罪魁祸首,于是就驱赶海民进入东海,不许踏入中原一步,于是无数海民拖家带口,哭哭啼啼的被驱赶进了大海,从此不知所踪。

  到了舜帝末期,中原统一,紫衣神官们巡逻天下,发现沿海一带有海民拜访舜帝,并且传达了海民们的国书。

  国书上声称,海民被驱逐中原,从此以后不再是华夏子民,自称厌华之人。国书送达,从此以后跟中原大陆上再无瓜葛。

  厌华之人恼恨当年被驱逐,立誓不踏足大陆一步。他们传递国书甚至都没有靠岸,只是用弓箭射过去,传递给了一位紫衣神官。

  舜帝借助紫衣神官的双瞳巡查天下,紫衣神官看到的东西,舜帝自然也能看得到。当时他只是笑笑,根本就没有把厌华之人放在眼里,就连国书都扔在了一边不加理会。

  反正那个年代地广人稀,华夏民族连大陆都开发不完,谁还有心情去海上找那些海民的麻烦?

  自此以后,厌华之人就再也没有出现在历史的只言片语之中,大禹接位之后,甚至连厌华之人这个名字都不再提起了。

  司马迁不知道在什么记载中得知了厌华之人这件事,所以才列入了史记的《八书》之中,但是史记包罗万象,这件事虽然值得列入其中,却也没有更多的只言片语。

  大家只知道在大海上有海

  请收藏:https://m.ad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