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 42 章_最后的帝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尉李肃,又或是与你应和的种辑、黄琬等人,都是国之重臣。为此次除掉董卓也都出了大力。朕知道你们都是清正之人,所做皆出自忠君体国之心,不图高官厚禄。然而朕心中感动,还望子师给朕机会,让朕表达一二。”

  王允又是一愣,没料到被他驳回之后,小皇帝非但没有继续争辩,反倒话锋一转,要对他酬谢起来。王允便觉一阵郝然,仿佛自己方才言语过份了,心中对小皇帝的接纳度更高了几分,忙道“陛下言重了”

  刘协道“朕听说董卓所得财物粮食,都已封存起来,要等车驾东归之时,运回洛阳”

  “确有此事。”

  刘协道“国库之物,朕尚未亲政,也不好置喙,便托付给子师,照着你安排的去保存。不过董卓当初自汉室陵寝中也劫掠了不少珍宝,听说后入洛阳城中的孙坚将军,已将陵寝修葺。如今若要物归原处,又要开启陵寝,再惊动先祖。既然如此,便由朕做主,将这些珍宝,赐给此次有功的百官将领。”他见王允要说话,微微摆手压住,又道“这与其说是封赏,不如说是纪念。叫大家从今而后,一见到所获珍宝,便想起当日董卓之辱,以此砥砺前行,不可懈怠。”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王允还能反驳什么

  王允低声应下来。

  刘协隐约听说过吕布与王允因分财物所起的争执。王允“一毛不拔”、尽归国库的做法,的确清正公允,然而透着点书呆子气。当此乱世,财物是最不值钱的。所谓“金银散,人心聚”,不管是经商还是做官,又或是行兵打仗,总是有好处大家一起分,才是长久之道。

  如今刘协不好动国库之物,而想要改变如王允这样五十多岁又身居高位之人的观念,在短时间内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每个人的观念形成里,有他过往所有岁月里的见闻经历所思所想,岂是旁人三两句话所能改变的能使之动摇,都已是极为难得了。

  陵寝中的珍宝分给百官将领,真论起价值来,每个人分到的并不多,但象征意义是重大的。

  如种辑、荀攸等侍奉过先帝的臣子,此后将所赐奉于族中祠堂之中,珍而重之,见而泣之。就是吕布这等只看重实际利益的人,也从中看出小皇帝是个知恩图报之人,待来日皇帝亲政之后,有好处也绝不会忘了帮过他的人。

  这些是此时的王允所想不到的,他听了小皇帝的话,也觉不好再惊动汉室陵寝,便同意了这分配方案。

  刘协便又把话题转了回去,道“李肃去召见牛辅,已走了几日”

  “前日出发的。”王允打起精神,以为小皇帝到底还是要争论下去。

  “两日”刘协微微仰脸,想了一想,叹道“追不上了。”便不再提这话,又与王允寒暄了几句,叮嘱他为国事劳心也要注意身

  请收藏:https://m.ad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