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四五章 人尽其才_日月当空照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觉得自己家的祖坟一定是风水极好,自己才有了这样的机会。

  与此同时,崇祯皇帝也借着这个机会,将刑部侍郎惠世扬这个东林党人在朝中的核心人物,派了出去,派到浙江去当左布政使。

  明初的时候,太祖朱元璋将天下划分为十三个承宣布政使司,也就是十三个行省,每个布政使司安排左右两个布政使,以左布政使为尊,是正二品。

  到了明朝中后期,战事比较多,一个行省的三个司之间,需要有人协调,因此就以都察院佥都御史以上官员为巡抚,到行省坐镇。

  但是一开始的时候,巡抚只是临时性的官员,类似钦差大臣,不是常任官,通常都是事了即撤,说到底,其编制还是在都察院里。

  最初的时候,巡抚的品级不固定,多数都不高,七品的都察院监察御史都可以出任一个行省的巡抚,主要管军务。

  所以,在明朝常常出现这种状况,那就是品级不高的官员缺因为有钦差或者皇命在身,所以手中的权力很大。

  左布政使地位很尊贵,是正二品,是与明朝时的六部尚书相同的,比侍郎还要高一品,但是在巡抚逐渐成为一种常态之后,布政使地位虽尊贵,权力却不如巡抚大,要听巡抚的札饬了。

  因此,崇祯皇帝的旨意一下,惠世扬心中其实是不满意的,虽然左布政使是正二品,侍郎是正三品,由刑部侍郎去做布政使,算是一种官职上的升迁了,但是众所周知,如今的布政使之上还有一个巡抚,虽然品级高,但是权力却不如巡抚大。

  然而好在让他任职布政使的地方是浙江,是杭州,也算是东林党势力最大的地方之一了,因此想来想去,惠世扬还是领了圣旨,前往赴任了。

  当然了,他不去也不行。

  不去的话更好,如今的这位崇祯皇帝可不会惯着他,他敢不去,皇帝就会以抗旨不遵,免了他的官,让他提前滚蛋。

  若不是惠世扬有个好弟弟惠世显,以及若不是他在刑部侍郎任上对皇帝惩治阉党积极用心,就凭东林党大将的身份,以及崇祯十年投降李自成的行为,如今这位崇祯皇帝早就找理由把他免官削籍了。

  如今只是让他离开朝堂,而且还给了他一个浙江布政使的位置,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至于左右参政,崇祯皇帝则从内阁提供的名单里,圈了刑部郎中陈新甲和兵部职方郎中耿如杞。

  历史上,这两个人中陈新甲最后当了兵部尚书,耿如杞后来当了山西巡抚,但是两个人最后都被崇祯皇帝给杀掉了。

  陈新甲自然不用说了,算是明末崇祯年间继杨嗣昌之后有一个志大才疏、只能纸上谈兵的典型人物了。

  若是遇上盛世,这样的人用好了也是人才,但搁在明末那种数百年一遇的乱世,再摊上一个性格急躁、行事操切

  请收藏:https://m.ad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