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八七章 天作之合_日月当空照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人的崇祯皇帝当然是能够感受到的。

  这就是希望的力量,给人以希望,给他们一个看得见也摸得着的奋斗目标,比单纯地赏赐金银财物,更能鼓动一个人努力奋斗的积极性。

  到了正月初三,宫正司统计的结果出来了,有两千二百一十四名二十岁以上还有家人的宫女申请出宫归家,另有六百四十六名二十以上、四十以下的宫女,无家可归但希望出宫婚配。

  大龄的当然还有不少,但是超过了四十岁的宫中女官,要么在宫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地位,要么就是自己觉得自己人老珠黄,没有良配,干脆放弃了这样的机会。

  而且,这个年代的时候,在生活如同幽禁一样的宫中,若仅仅是一个普通宫女的话,想要安安稳稳地活到四十多岁,也并不多见。

  当然也有的是谎称自己还有家人可以依靠,一心只想着出宫获得自由的,对这样的,当然听之任之。

  也幸好,四十岁以上还申请皇帝指婚的宫中女官,一个没有,要不然崇祯皇帝可就要头疼了。

  这种在宫中起码生活了二十年以上的宫中女官,身上自有一股天潢贵胄的气派,不管是姿色还是教养,或者说懂得规矩,都不是寻常民间女子可比,你把她稀里糊涂地嫁给一个大头兵,岂不是毁了她的后半生。

  到了正月初五,该登记统计的情况,也都一一地登记核实清楚了。

  随后,崇祯皇帝也很快就给近卫军第一镇的马世龙、钱元慤,以及天策卫的指挥使高文采、羽林卫的指挥使李若琏、京营监军御史文震孟,分别传了旨意,让他们尽快统计大龄未婚的排长、总旗或者把总以上中低阶武官的姓名年龄以及其他情况,正月十五之前,务必报到御前侍从武官处。

  马世龙、钱元慤等人,从传旨的太监那里,听说了皇帝下达这道圣旨背后的来龙去脉,一时之间也是哭笑不得。

  要说这事正常吧,也不正常,因为这样的事情,在大明的宫廷和军中从来也没有发生过,更别说崇祯皇帝亲自为亲卫或者近卫军的小军官们保媒拉纤找老婆了。

  要说这事荒唐吧,却也算不上多荒唐,毕竟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如今营中部分将士,与宫中部分女官,一个未婚,一个未嫁,而且年纪都不小了,若真把他们撮合到了一起去,这还真的是积大德的好事情呢。

  所以,接到了崇祯皇帝的旨意之后,远在通州的近卫军将校官佐们顿时都轰动了,连那些家有妻妾的武官,一时之间也都后悔娶妻纳妾搞得太早了,没能赶上皇帝陛下和皇后娘娘的这一波恩典。

  而近在皇帝身边的天策卫、羽林卫将士们,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早早地就把符合条件的人选,报到了领着御前侍从武官处的司礼监秉笔太监褚宪章那里。

  自打从洛阳回到京师之后,就被崇祯皇帝赋予了提督天策羽林两卫重任的高时明,更是亲自来见褚宪章,提前给自己该管的属下们打探消息,探探口风。

  这样的事情跟太监们当然是一分钱的关系也没有,但却并不妨碍皇宫大内的太监们跟着瞎掺合事儿。

  到了初六这个日子,崇祯皇帝在乾清宫里刚刚召见完前来陛辞的姜曰广、李信两人,向他们交代了一番注意事项,让他们离开,就听见王承恩前来禀报说:“陛下,奴婢已着人将黄得功带回来了!”

  请收藏:https://m.ad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