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七六章 一切如愿_日月当空照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眼下,他并不希望自己的身边再出现那种总是质疑自己的大臣。

  如今,军机大臣宁城伯孙承宗倒是基本上取代了英国公的地位,但是孙承宗终归是进士出身,虽然也是德高望重,不过却是勋贵圈子里的新人,还不太习惯用世家勋贵的眼光来审视皇帝的决策。

  而且作为军机大臣主管朝廷军务的他,对崇祯皇帝锐意重武的一系列作为,也很赞赏。

  再说,之前崇祯皇帝也曾亲往通州武备院观看火枪火炮霹雳弹猛火油弹的试用,也没有出什么乱子。

  更有亲临居庸关坐镇御敌并且大胜而归,也没有出过什么乱子。

  崇祯皇帝之前这么一而再再而三地离京,也给这些人早早地做足了铺垫,让他们觉得皇帝离京,也不算是多么惊天动地或者多么了不得的大事了。

  不仅这些朝堂上的大臣们已经渐渐地接受了崇祯皇帝的这个做法,就连最担心崇祯皇帝离京之后人身安全问题的周皇后与其他后宫妃嫔们,也都渐渐习惯了皇帝的这些做法。

  毕竟,崇祯皇帝去天津也好,去白冶城也好,基本上都是围着京师在京畿之地来往,并不是当年的英宗皇帝亲征塞外,更不是当年的武宗皇帝下江南,没有什么危险性可言。

  即便是有点风险,难道还能比得上当初皇帝御驾亲征居庸关的风险更大吗?

  有了那次居庸关之行的顺利归来,如今的京师之中,不管是宫中的后妃们,还是朝堂上的大臣们,对皇帝离京早不是过去那种寻死觅活非要拦着不让去的态度了。

  所以,崇祯皇帝在二月二十一日的决定,无论是在宫中还是在朝堂上,都没有引起什么轩然大波。

  崇祯四年二月二十六日清晨,天色晴好,经过了短短几天紧锣密鼓的准备工作之后,崇祯皇帝的御驾,在神机营前军六百名精锐火枪手荷枪实弹策马开道之下,同时也在天策卫、锦衣卫、羽林卫两千人骑马荷枪,里三层外三层的护卫之下,浩浩荡荡地东出京师朝阳门,沿着京津之间宽敞平坦的水泥路官道,往东方行进而去。

  大清早上,京师城内城外的路上行人稀少。

  既没有必要事先派出军队封路戒严,也没有必要搞什么锣鼓喧天繁文缛节。

  崇祯皇帝自己只是坐在数辆天子驾六的四轮马车中的一辆,而其他随行的文武大臣,武官骑马,文官乘车,分别奔行在皇帝车驾的前后。

  而那些特别亲近的侍从文武和内臣,比如神机营的提督皇帝的表兄弟刘文炳,比如锦衣卫指挥使巩永固,比如一众御前侍从武官和拱卫司的将校们等等,则骑着高头大马,跟在皇帝车驾的左右。

  紫禁城里虽好,可是各种敬天法祖的规矩与限制太多,即便是皇帝本人,也不喜欢总是待在里面。

  大明朝以前的好几任皇帝都是

  请收藏:https://m.ad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