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六章 珠玑_重生之政道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方向的风向标。

  人们眼睛往往都盯着那些巨无霸的大型企业,但从真正意义上讲,中小企业发展水平如何。才是一个城市能否有更大作为的基石。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陆政东是语带双关。从根本意义上讲,他是希望民营银行的建立能够让安新近水楼台先得月,让安新的中小企业多一个融资渠道,这是一个机会。

  而另一方面,新世纪,要求变,央行新的领导层,要在金融改革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有所作为,这确实是难得的机会。陆政东相信穆先生也是非常清楚这一点。

  穆先生点点头,民生的建立,或许在这个圈子里的人,再没有他更熟悉的了,但熟悉是一回事,把它讲出来就又是另外一回事情了,特别是在陆政东面前。

  穆先生不知道陆政东究竟了解多少,但他敢肯定,一定比圈子里的另一些专业人士来得更多。

  银行业是真正的资本盛宴,只是距离普通人实在太过遥远。

  穆先生眯起眼睛,雪茄的前端猛然发亮,一阵带着浓郁香味的烟雾随风散开,氤氲着两人身影。

  “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或许从这次合作开始,他和陆政东之间已不需要那种通常意义上的客套了,这正是他最想看到的结果。

  两个人在外面站了一会,直到陆政东的秘书小邓来报告时间到了,两人才走进了会议室。

  第一个上台的是原农发行的副行长,李本田,说实话的确满土的。不过整个人看起来倒挺洋气,毕竟是半个ABC,据穆先生说他回国相当早,在国内资本市场历经沉浮,各个层面都兜得很转。看样子是准备用来出任民营银行经营的负责人,为了挖到他,据说花的代价满大。

  陆政东手上拿着小邓递给他的演讲大纲,用了一分钟左右很快速地翻了一遍。

  他的题目是《银行业的风险控zhì》,主要是讲巴塞尔协议,这是目前是世界银行业所共同遵循的“神圣条约”,这个协议不仅意味着各国银行业进行风险管理的最新法则,也暗含着各国监管当局对本国银行的监管要求。

  从该协议的变迁来看,最初的协议强调了银行最低资本的要求,这时的风险主要是反映具体资产的信贷风险,因而“遗漏”了许多重要的问题。

  李本田敏锐的意识到了这一点,认为在金融一体化、金融创新和技术的发展,形成了新的金融体系,因此,在吸取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上的教训,加上风险管理技术的进步,

  在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以信用风险控zhì为重点的风险监管思路上提供了相对比较完整的银行内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风险是结果的不确定性,是一种无时无刻不在的东西。因为它是一种事前概念,因此对于银行企业而言。这些事情将影

  请收藏:https://m.ad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