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章 青梅竹马_傲娇仙姝踏歌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步一步远去的,是娴远的背影。

  只是,再宽大的缁衣,也掩盖不了那青春的气息;再破旧的芒鞋,也不妨碍一路上她对月白的关心与照顾;再脱俗的拂尘,也拂不去一路上她姐姐班的似水柔情......就在这短短的三天多时间里,月白的内心深处,就这样为她笼起一道温情而又端庄的光环。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的道理,月白自然也是懂得的,当娴远的身影消失在自己的视野尽头,再也看不见时,再依依不舍地眺望了好一阵子之后,月白擦干泪水,向京城城门方向走去。

  进城之后,月白找了一家普通的小客店,暂作歇息。

  到了第三天上午,月白入选宫中,成为一名宫女。

  原来,今上出身草野,当过和尚做过乞丐,对社会底层有极深的了解;就是当了皇帝之后,也不改亲民作风,凡事都以江山社稷为重。以前人们常说的后宫三千佳丽七十二嫔妃云云,就此烟消云散,成为历史的往事。而月白来到京城的这一年,今上已年近古稀,所谓选美什么的,就更是无从谈起了。不过,今上再怎么勤政爱民、励精图治,皇宫里的那些丝织针线的女红活儿,总还是需要人去做的。既然今上体恤民情,不忍心掠之于民,就只能从民间招一些姑娘到宫里干活儿了。说得直白一点,当时月白所看到的招工信息,还真的只是找人干活儿,跟后宫佳丽什么的,完全就是两码事。正如你所想到的,这几年来,月白一直不辍劳作,此次入选宫中,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在针线活上辛苦了好几个月之后,次年(洪武二十八年)暮春时节,月白迎来了一次人生的转机,成为一位少将军的贴身侍女。

  这事情,大致上是这样说的:今上本就儿女众多,近些年来,就是孙辈,也是以百计了。这些为数众多的皇孙们,也是要学文习武,以后才能有所作为的。当时,那些主事人员发现,如果单是教这些皇孙们,效果却是不尽人意。这,大致也相当于民间所说的“独子难教,独柴难烧”。几经探索之后,相关人员提出了新方案:陪读制度。简单地说,当时皇宫里,也有一些未成年的孩子,他们大多是戍边将领的子嗣。由于种种原因,那些将领们,无法把孩子带在身边。这样一来,为了接触这些将领们的后顾之忧,朝廷就暂时代管这些孩子。这陪读制度的要领就在于,将这些孩子一个或是两三个,分到某一位皇孙那儿,作为陪读。从总体上看,这不失为一种一菊两得的好制度。当然,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有成功的案例,也有失败的反面教材,不一而足,在此不再赘述。

  话说有一位戍边的龙姓将军,他有一个儿子,名叫龙国柱。这事情确实有些蹊跷

  请收藏:https://m.ad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