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9章 流水已逝,行舟非地!(求订阅)_修道十年,出门已是到了强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议决,未免过于仓促。”

  “臣认为。”

  “旬日之后,朝会再一体决之!”

  王贲也起身道:

  “臣也建议,旬日之后,朝会再一体决之。”

  蒙武、李信等人跟着出声。

  “臣建议,旬日后,再一体决之。”

  越来越多官员出声。

  见状。

  嬴政微微额首。

  冷声道:

  “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等,都赞成旬日再议,且这次议政主张未明,当下议决,确实有些仓促,朕之决断:旬日内,各官署本部官吏继续议之,或酿成共识,或两分亦可。”

  “旬日之后,朕一体决之!”

  “散朝!”

  说罢。

  嬴政径直走了。

  百官见状,也各自散去。

  姚贾神色阴翳,也是径直离开了。

  李斯眉头微皱,稍作迟疑,持着笏板离开了。

  不多时。

  殿内就空无一人。

  在出皇城之时,突然有宦官上前,叫住了李斯,宦官低声跟李斯说了几句,李斯神色微动,转身又返回了宫殿。

  不远处。

  姚贾却是发现了这一幕。

  不由目光一沉。

  转头。

  却是发现了右丞相隗状。

  姚贾心头微动,微微挪步,靠近了距离。

  偏殿。

  等李斯到场的时候,殿内已经坐了几人。

  进到殿内。

  李斯连忙道:

  “臣李斯参见陛下。”

  嬴政道:

  “人到齐了。”

  “朕也不说废话,对这次的田政,你们是何看法,各抒己见,朕想听听你们的意见。”

  王绾和王贲对视一眼,神色都有些凝重。

  王绾道:

  “回陛下。”

  “这次的事有些棘手。”

  “今日议政的氛围也与往常不同。”

  “以往议政,大臣都是各陈己见,认真议政,绝不草率从事,但这次从一开始就不对,博士学宫的人这次莫名抢先,这些博士有真才实学的并无几人,以往的高调姿态,早就惹得朝臣不满。”

  “所以周青臣一发言,立即引得大臣不满。”

  “不过.”

  “华阜这人,性格不沉稳,久不上朝,对朝堂局面不了解,说话带着偏见,因而直接惹怒了郑国,两人在朝中争锋相对,也就从这时起,这场议政突然变成了老秦人跟原六国官吏的私斗内耗。”

  “田政倒成了次要。”

  “姚贾这一发言,更是将其推向顶峰。”

  “其他官吏不管是非对错,直接站队到了姚贾这方,眼下朝堂原六国官吏居多,因而一下子就占据了主动,加上华阜本来措辞就有问题,直接就导致了朝堂一边倒。”

  “这也导致田政之议少之又少。”

  “若非李廷尉出言,这次恐怕真让他们裹挟着,把这个政令直接推行下去了。”

  李斯道:

  “老丞相谬赞了。”

  “我也是中途察觉到的不对。”

  “今天的议政一直透着一股不对劲,仿佛是有人在刻意阻拦,想把议政变成朝臣之间的私斗,进而让朝臣之间分化,以

  请收藏:https://m.ad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