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7章 爵位减刑的真正原因!(第三更)_修道十年,出门已是到了强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人也很难掺和,加上当初那起命案,不收入房中,也确实不合适。

  再则。

  胡亥都成亲了,秦落衡若还不成家,岂不让天下人笑话?

  不过,他准许秦落衡娶亲,并不意味着,薄姝能成为秦落衡的正妻,秦落衡的正妻,必须要他点头。

  六国贵族的旁支,终究上不了台面。

  休息了一阵,嬴政起身,坐上马车,回到了咸阳宫,继续埋头处理起了政事。

  入夜。

  秦落衡坐在书房,手持笔,在竹片上写着什么,写了没多久,他又用削刀把上面的文字削去了。

  他在想大秦该怎么走。

  眼下北伐匈奴、南取百越的事已定下,这是始皇定下的战略,没有变更的可行性,他也找不到制止的理由。

  匈奴必须要打。

  百越只剩一口苟延残喘之气,大秦自然没有放过的可能,而且开疆拓土,对于任何一位君王而言,都是莫大的功绩,始皇显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

  两战已然是必胜的。

  他考虑的是如何减少大秦国力消耗。

  一南一北两项战事,初看都是大胜,大秦都是已摧枯拉朽之势,迅速的把匈奴百越击溃,而且都是驱敌上千里,但若是拉长时间线,大秦其实只能算是惨胜。

  看似辟数千里,匈奴势慑,不敢南面而望。

  正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匈奴就是这百足之虫,只要大秦稍微不注意,匈奴便会死灰复燃,历史上秦朝为了防范匈奴入侵,也为了今后更好北上,修建并连通了各地的长城。

  为此征用民力高达数百万。

  百越同样不遑多让。

  秦朝为防止百越再次叛乱,让任嚣、赵佗继续留守南海,还迁移五十万户填岭南,一南一北的工事,对大秦的消耗太大了。

  不然。

  大秦不至于二世而亡。

  如何减少国力损耗,这其实是个大难题。

  秦落衡不认为自己比当世的朝臣聪明多少,他唯一能胜过朝臣的就是通晓古今的见识,他想从自己的记忆中,尽可能的找一些办法,尽可能的帮大秦填一些漏洞。

  他提笔写道:

  “百越治理难在环境,凶山恶水,民心不存。”

  “北疆治理难在用民,征召无度,用民过甚。”

  “.”

  就在秦落衡思索破解之道时,隶臣达突然在门外道:“家长,门外有一位姓秦的长吏想见伱。”

  “快把长吏请进来。”秦落衡连忙道。

  说完。

  他放下笔,朝门口走去。

  等他走到院中时,嬴政也到了院里,秦落衡连忙行礼道:“小子见过长吏。”

  “我就过来看看。”嬴政淡淡道,只是眉宇略显不满。

  秦落衡自然察觉到了。

  他略一思索,很快就明白了缘由,秦长吏不喜为人围观。

  他朝四周众人挥了挥手,示意薄姝等人先散去,而后把秦长吏带去了书房。

  进屋后。

  秦落衡笑着道:“长吏稍等一下

  请收藏:https://m.ad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